超越仅仅加速结算和清算流程或为商家提供更好的现金流,实时支付正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颠覆性的力量。根据ACI Worldwide发布的《实时支付:经济影响与金融包容性》报告,这些支付方式正将数百万人纳入金融体系,为金融机构开启新的机遇,同时提升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成本效益。
该报告与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实证证明了实时支付与金融包容性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不仅带来更高的金融安全、创业活力和数字化进步,也拓宽了银行服务的覆盖面,彰显了金融可及性对社会和经济的深远益处。
正如报告引言所述:“实时支付为全球支付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带来了好处。”
推动全社会各层次的增长
该研究分析了40个国家的金融趋势,借助历史银行数据和预测模型揭示了关键见解:
- 在2023年,实时支付为这40个国家的总体GDP贡献了1640亿美元,相当于创造了1200万个全职工作岗位。
- 到2028年,这一贡献预计将增长至2858亿美元,增幅达74%。
由于交易是即时处理而非几天后完成,实时支付成为推动各层面经济扩张的重要催化剂。报告探讨了实时支付如何在不同经济体和行业中提高效率,并分析了非洲、亚太、欧洲、拉丁美洲、中东及北美地区的趋势。
各区域的增长驱动因素各有不同:非洲年轻的人口助推了蓬勃发展的实时支付生态系统,而北美则呈现出较为渐进的转变。但总体来看,实时支付正重新塑造经济格局,并为企业与个人拓宽金融机遇。
拓展金融包容性
报告深入探讨了金融包容性,分析了来自28个国家的数据,描绘了实时支付与更广泛金融服务接入之间的关系。预计到2028年,约有1.67亿此前未获得银行服务的人将享有金融服务。金融包容性增长最显著的10个国家涵盖了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
- 巴基斯坦领先,预计到2028年将有6350万人加入银行系统;
- 排名第十的土耳其预计将新增150万银行用户;
- 中国(1380万人)和美国(490万人)分别位居第五和第七。
虽然发展中经济体受益最为显著,实时支付也使发达市场的金融服务更加触手可及。以往处于边缘的人群现在能享受到价格合理且高效的金融工具,从而避免高额费用和不可靠的贷款选择。
实时支付消除了因高额费用和交易延迟带来的障碍,降低了因逾期付款而产生的罚款。通过使用移动钱包、二维码及数字银行应用,以前被排除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人群如今可获得改善生活质量的金融产品。
赋能商家与银行
实时支付的颠覆性力量远超消费者范畴。企业,尤其是商家,通过减少或取消交易费用并获得即时资金,显著受益。这种即时流动性对于依赖每日现金流的企业尤为重要,同时也提高了库存管理效率并降低了运营成本。
根据ACI Worldwide报告,2023年实时支付为消费者和企业节省了1169亿美元,主要归功于较低的交易成本和优化的现金流管理;预计到2028年,这一节省将达到2458亿美元。
即便在最小的商业层面,其影响也十分显著。例如,泰国作为受金融包容性提升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其街头小贩从过去仅依赖现金交易,到现在普遍展示二维码接受支付,交易确认迅速且无缝衔接,推动了金融机构的新增长机遇。报告指出,到2028年,随着实时支付的广泛采用及新客户的获取,主要市场中银行的收入将显著增加:巴基斯坦预计利润激增达1730亿美元,其次是阿根廷34亿美元;印度、中国(212亿美元)、美国(189亿美元)及巴西(89亿美元)也均跻身前十。
大量新加入银行体系的人口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开发创新产品和培养长期客户关系的契机。
正如报告所强调:“实时支付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关键力量,为实现更具包容性的金融未来铺平了道路。”